1、产地概况
在煤炭市场整体悲观预期蔓延的背景下明显转弱,发运户、坑口终端多谨慎观望,导致煤矿销售冷清,加上疫情管控有所放松,产量逐步开始恢复,强弱平衡被打破,价格连续下跌
大秦线方面,运能加速恢复,本周基本稳定在70万吨/天以上,截止今日已经恢复至80万吨/天。
产量方面,最新一期“三西”产量2722万,环比增加17万吨,同比转正。
2、港口动态
近期沿海电厂招标陆续释放,但一是内贸拦标价格普遍偏低市场30-40元/吨;二是主要以进口煤为主,内贸询货派船寥寥。加上海外煤市加速崩盘,环渤海港口跌幅明显加速。
库存方面,本期日均调入164万吨/天,日均吞吐140万吨/天,调入改善明显,进入持续累库阶段。锚地船舶小幅回升至至70-90艘,预到船舶回升至20艘以上,拉运有所改善,但改善并不明显。
截至11月17日,环渤海港口库存合计1952.9万吨,环比上周库存增加181万吨,同比往年偏低174.5万吨。
3、下游市场
本周国内气温普降,电厂负荷进一步提升。但整体需求恢复速度在现阶段仍然不能给高库存的下游带来明显压力,加上保供工作持续,电厂库存水平依旧偏高。
截止11月16日,沿海八省电厂日耗183.9万吨,同比偏高2.91%。内陆十七省电厂日耗353.7万吨,同比偏高7.8%。库存方面,沿海库存同比去年增加11.69%,内陆库存同比去年增加22.01%。
非电方面,需求整体不振,生产经营压力依旧较大,在淡季和煤价下跌背景下持续观望。
4、前沿评析
本期市场形势变化较为明显,此前预期的入冬集采带来的市场反弹逻辑消失,市场转为较为明确的下行趋势。
一是澳洲、哥伦比亚、南非等国煤价崩盘,对国内市场形成了明显的预期冲击;
二是国际煤价大幅下跌以后,中国周边日韩等国需求转移,变相增加了国内俄罗斯、印尼可供货盘,加上印尼DMO履约结束,可供货源进一步增加;
三是本周下游电厂的招采陆续释放,但方向因进口煤大幅下跌出现明显偏移,多以进口煤为主。加上大贸易商锁定下游订单主动砸盘,内贸低迷态势延续。
后市方面,目前国内煤价几近全球煤价高点,而未来企稳需要满足采销氛围回升、内外成本支撑出现这两个必要条件,不排除在12月中下旬进入季节性采销两旺以后出现小幅反弹修复,但下行趋势已经较为清晰。
- 上一篇:煤炭市场周评:供需双弱格局延续,煤价短期继续下行
- 下一篇:没有了